这样读书,自然无用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近几年,有关国民读书习惯式微的报道时见报刊,数据之难看,媒体之忧虑,可谓溢于文表。不过,对于完全没有读书习惯的人,开卷有益自然是需要迈出第一步,而止步于斯,或片面追求读书数量的另一股歪风,则足以让那些鼓吹“读书无用论”的人发出嘲讽的笑声。读了很多书,却仍无济于事,并不是书的错,而是读书人的错。



这样的情状并非中国所独有,斋藤孝在《深阅读》中同样写道了我们眼中比较好学的国度——日本国民同样深陷这种肤浅的读书阶段之中:“为了体会读书的乐趣,开始的一段时期可能会随意阅读,什么书都想翻翻,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这毕竟只是第一阶段。然而很多人终生止步于这一阶段,不能深化自己的思想。”这一阶段属于“浅阅读”,不加择选,任性而读,起初可以培养阅读兴趣,但如果无限停留,那所谓读书人,则相比那些阅读互联网信息的手机一族,并未高明许多。有些沉溺于阅读言情、武侠类的读者,可能也能以一天一本的数量阅读,但大多只贪图于读故事时的快感,而并不需要思考,其对待书的态度与肥皂剧无异。浅阅读强调的是乐趣,是碎片化的、走马观花式的略读,今朝有书今朝读,风吹哪页读哪页,读过笑过随风逝,书中内容不记得。斋藤孝对此情形总结颇为传神:一味阅读肤浅的书,就如同害怕成为职业选手,只能永远满足于当业余选手一样。只这样读书,不走出舒适区,收获毕竟有限。


卓有成效的读书,也许需要牺牲一些喧嚣社交的愉悦感,如果要进行斋藤孝所倡导的“深阅读”,“让自己的思想成形并继续向下深入,只能在一个人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太热闹的灵魂无法静心思考,读书没有时间沉淀自然无法深入。甚至过分开朗乐观的个性也并不适合深阅读,因为自希腊悲剧开始,伟大的作者多半书写痛苦,而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幸福人儿,则很难与书中的痛苦感受形成共鸣。只能远远地去观看,难以感同身受去领会、去成长。好的读书状态,在《深阅读》中被阐述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怀着孤独感和缺失感,而这正是我们读书的契机”。学不会独处,便读不好圣贤书。


了解了读不好书的种种原因,针对读书之弊,斋藤孝同样提出了一个可行的药方:“登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观察沿途风景或者试着绕远路的过程”。结合我自己的理解,把这个过程简要概括如下:


第一步用报纸和数码设备增强“阅读力”。大量阅读的材料可能仍然是未必深刻的资讯,但重点可以培养阅读的习惯以及整合信息、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


第二步参考一些行家书单,看一些好书。鉴别好书的能力特别重要,畅销书绝不等于好书,尼采曾颇为激进地表达了这一看法:“面向大众的书常常散发着恶臭”。而所谓难书也未必是好书,“越是掌握的知识不清不楚,只会用‘理论’武装自己的人,遣词用句就越是古怪复杂;相反,对事物本质理解越深刻的人,行文就越简洁扼要,能够一语中的,这样的书自然容易理解。”深入浅出的大家小书,往往能让读者收益匪浅。斋藤孝鼓励年轻人读厚书,读经典,但不是一味求难求偏追寻逼格。


第三步,想想自己读了什么。读一本书要总分结合,总体把握一本书的内容,可以尝试在读完书用1-2分钟讲讲这本书说了什么。此外,不动笔墨不读书,摘录一些有启发的金句,运用于写作之中。不是仅仅写出自己的想法,而是要在文章中引用书中的内容。“从哪本书里引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短文的品质”,“关键在于,阅读时要记得寻找那些为己所用的文字。”


第四步作主题阅读。阅读一位作家的多部作品,或者在看电影前先翻翻原著,抑或是阅读一套丛书,总之顺藤摸瓜构成逐渐丰富的知识网络。


对于比较有挑战性的古典著作,《深阅读》也总结了一套“偷食古典”的技法:

首先,从解读书开始阅读,比如从桑德尔的著作中了解康德的思想,在读《世说新语》之前可以先读读冯友兰、李泽厚等大家的《魏晋风度二十讲》。

然后,阅读白话译文,选取比较靠得住的译本。什么是好的译本?这个问题无需斋藤孝解答,可以交给老师和知乎上的大牛们。

最后,终于可以鼓起勇气阅读原文了,然后在不久的将来,完全可以把一本经典作为圆心,辐射阅读争鸣或者类似的经典。


第五步,阅读量同样不可忽视。虽然现在自称作家的人比比皆是,但“连一千本书都没读过的人想当作家,这本身是不可能的”。有了质的保证,同样需要量的积累,深入思考需要素材,如果完全抛弃读书量的考量,深读也将陷入狭隘。


即使明白了这些道理,不读书实践同样枉然。深阅读的达成,以开始阅读起步,以归纳思考深入,以融会贯通为己所用。




作者: [日]斋藤孝 
出版社: 后浪出版公司·江西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原作名: 読書のチカラ
译者: 程亮 
出版年: 2016-9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