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紧时代 必读芒格对金融脆弱性的告诫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大伟宏观策略”编按:

过去四十年,是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繁荣的年代。过去四年,是中国金融创新、大资管爆发的时期。金融勃发,确实解了一些实体企业的燃眉之急,缓解了经济风险,同时,也将脱实向虚和资产泡沫推向空前程度,提升了系统风险。粗略估计2013年以来全社会实际货币或流动性增量的一半上下是由各种非标创造。近几年来高收益理财泡沫、A股杠杆牛熊、房价暴涨等的另一面,几乎到处可见金融“创新”的魅影。然而,我们也正陆续看到越来越多某些风口收紧乃至消停的迹象。当体系内生压力降临,金融监管之风落紧,甚至假若信用活动放缓、货币之水滞流,这个领域做好准备了吗?

推荐阅读和思索实战派大师查理•芒格对金融投资行业脆弱性的告诫,以下均摘编自芒格的演讲和谈话。有的话是在当时的情境针对某种特定问题,但大都可以拿来用于工作和生活的借鉴,不是吗?

 

如果让人选择增长速度的话,所有人会选几何级数。所有人类对几何级数增长的过度追求,在一个有限的地球上,最终都以惨败收场

(衍生品交易和投资管理业)产生了大规模的“捞灰金”效应和一些普通的“捞黑金”效应。股票价格造成的总“财富效应”确实非常大,再加上与所有“捞灰金”行为相关的凯恩斯乘数效应,我认为宏观经济的“财富效应”比普遍认为的要大得多。这些效应一旦被逆转,将会引起极大的痛苦

从非常长远的角度看,经济活动中可能存在一种“道德效应”。当金融界的情况开始让你们想到索多玛和蛾摩拉(注:《》中记载的两座罪恶之城,被上帝用天火焚烧毁灭),你们就是再怎么想参与其中也必须恐惧由此带来的可怕下场。

 

生活和生意上的大多数成功来自于你知道应该避免哪些事情:过早死亡、糟糕的婚姻等等。

金融机构的本质决定了它很容易阴沟里翻船。你有可能放贷太多,进行了愚蠢的收购,或者过度借贷——不仅仅是衍生品(才会让你倒闭)。

当金融机构想努力表现时,我们就会感到紧张。

在你应该做的事情和就算你做了也不会受到法律制裁的事情之间应该有一条巨大的鸿沟。我想你应该远离那条线

当你们知道该怎么做之后,你们必须依据道德规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并不是你们懂得如何操控人们之后,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操控他们。

 

生活中的一切都有风险,没有什么顺理成章和轻而易举的事。由于投资伟大的公司能够赚钱的道理太过明显,所以它有时被做过头了。

1950 年代的大牛市,每个人都知道哪些公司是优秀的。所以这些公司的市盈率飞涨到 50 倍、 60 倍、 70 倍。就像 IBM 从浪尖掉落那样,许多公司也好景不再。

 

这个世界是有限的,竞争非常激烈。所有资金庞大的企业最终都会发现增长变得越来越难,从而将会发现回报率变得越来越低。

长远来看,股票的回报率很难比发行该股票的企业的年均利润高很多

现在很多人似乎认为企业CEO的责任就是让股票价格上涨。这种观点导致了各种各样的愚蠢行为。

三分之二的收购是失败的。而我们的收购很成功,那是因为我们从来不试图为收购而收购。

我们并不在意业绩的波动,而其他人都试图讨好华尔街。这个优势可不算小了。

 

有人认为可交易的普通股票的流动性对资本主义贡献极大,我觉得这种观念大多是胡说八道。流动性给我们带来了这些疯狂的泡沫,所以它的问题和好处一样多。

英国南海泡沫后数十年里,除了少数特例,英国当局禁止企业公开交易股票,而是允许成立合伙制公司。这种做法并没有让英国衰落。我们过去曾有很长一段时间禁止公开交易房地产企业的股份。

 

好好把握少数几个看准的机会比永远假装什么都懂好得多。即便非常聪明的人,在如此激烈竞争的世界里,在与其他聪明而勤奋的人竞争时,也只能得到少数真正有价值的投资机会。

你需要的不是大量的行动,而是极大的耐心。

卖空股票,却又看到股价因为某些因素而上涨,是很苦恼的事情。你在生活中不应该去做这么苦恼的事情。

旧的护城河正在被填平,而新的护城河比以前更难预测,所以事情变得越来越难。

我们有三个选项:可以,不行,太难。除非我们对某个项目特别看好,否则就会把它归为“太难”的选项

 

有那么多钱压在财报数据上,有人想要篡改它们也是很正常的。

如果你把葡萄干和大便搅在一起,你得到的仍然是大便

那种认为期权没有成本的理论导致大量的公司滥用期权。股票期权不但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还会稀释股权。

在工程领域,人们拥有很大的安全边际。但在金融界,人们根本不考虑安全。他们只是追求扩张。做假账为此推波助澜。

人们不去考虑后果的后果。开始只想对冲……风险,这是非常困难和复杂的事情。对冲操作导致了(公布的盈利)波动。所以他们用新的衍生品来抹平。这个时候你就不得不说谎了。

我非常讨厌将GAAP(公认会计准则)应用于衍生品和掉期协议。当你想动用那笔钱的时候,它就消失不见了。它从来就不曾存在过。

 

现在一般基金的管理系统要求人们假装去做他们做不了的事情,假装喜欢他们其实不喜欢的事情。这种生活方式很可怕。

在当今的投资管理界,每个人不仅都想赢,而且都希望他们的投资之路跟标准道路相差不要太远。这是一种非常造作、疯狂的臆想

在理智的客户看来,这个系统整个是很神经的,导致许多有才华的人去从事毫无社会意义的活动。

华尔街的平均道德水准永远至多只能说是中等……这并不意味着华尔街没有一些正直的聪明人,其实是有的,像今天在座的各位,但我认识的每个人都不得不和他自己的公司对抗(为了做正确的事情)。

现在的风气是,只要能赚钱,什么都可以卖。你能把东西卖掉,你就道德高尚。但这个标准可不够。

 

日本的经济衰退足以令每个人大惊失色……然而与此同时,香港却出现了资产泡沫。为什么?因为日本和中国拥有两种非常不同的文化。中国人喜欢赌博

 

我们从不留意僵化的有效市场理论。人们将这些学院派经济学理论用于公司理财,进而演变出诸如资产定价模式等荒谬的理论。

致命的自负,导致“铁锤人综合症”……每个人都会(1)过度强调那些有相关数据的因素的重要性……并且(2)不把那些可能更加重要但没有相关数据的因素考虑在内。

大体上说,那些包括波尔茨曼常数在内的准确可靠的公式是不可能在经济学中出现的。经济学设计的系统太多复杂,渴望做到物理学那么精确不会给你们带来任何好处

结果会产生结果,而结果的结果也会产生结果。这变得非常复杂。和经济学相比,气象学的问题太过简单了。

我完全赞成解决社会问题。我反对的是非常自信、非常有把握地认为你的干预必定是利多于弊,因为你要对付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面,每件事情相互牵连,相互影响。

 

有些人虽然比你更有学问,但在他的认知明显受到激励机制引起的偏见或者某些相同的心理因素影响时,你必须有自信推翻他的结论。但有时你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

有些人总是很自信地回答他们其实并不了解的问题。在我看来,他们就像那只乱跳舞的蜜蜂,只会把整个蜂窝搞得乱哄哄的。

 

德摩斯梯尼就曾经说过:“一个人想要什么,就会相信什么。”说到对前景和自身才能的评价,人们往往如同德摩斯梯尼预料到的,表现得太过乐观,乐观到荒唐的程度。

聪明而勤奋的人未必不会因为过度自信而犯灾难性的专业错误。因为他们往往以为自己拥有超人的才华和方法,而给自己选择了一些更困难的航程。

费曼说过:“首要的原则是你必须别欺骗自己,因为自己是最好骗的人。”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