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尤里奇《Hr Transformation》中文版面世 | 成为战略性业务伙伴要过三道坎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点击查看


作者:戴维 · 尤里奇等

审校:HR转型突破工作室

出版:中国电力出版社

作者 | 康至军 (HR转型突破中心创始人)

编辑 | 张思涵
注:本文为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ID:HRBP-007)。



先看一道选择题。


某快速扩张企业。董事长痛感管理跟不上业务的发展,希望邀请你作为顾问,对公司现状进行诊断,并给出改善建议。


恰好你有几位朋友在这家公司供职。沟通中他们就公司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 有人认为公司是一不小心做大的,领导层的能力急需提升以驾驭公司的持续发展;


- 有人认为公司组织架构与业务规模不匹配,急需调整;


- 有人认为公司进人过快,人员结构不合理,急需盘点调整;


- 有人认为目前干好干坏区别不大,考核与激励体系有待优化。


他们的建议让你对这家公司的现状有了一定了解。基于你以往的经验,如果只选一点切入进行诊断,你会选择哪一项?

A. 领导层评估

B. 组织结构评估

C. 人才盘点与评估

D. 绩效与激励体系评估


五秒钟,做出您的选择



非常抱歉这是一个陷阱。A、B、C、D四个选项都不是最合适的。更合适的选项是:

从业务和经营现状入手。

越想推动管理改善,越要从经营着手进行诊断。



这也正是本书的核心要义:

真正的战略性业务伙伴,

必须从“管理和专业视角”,

转变为“业务和经营视角”。


举个教训深刻的亲身经历。2005年受邀为一家制造型企业做管理诊断,带领项目团队将客户翻了个底朝天:战略、组织、流程、人力资源、企业文化……,所有模块都按照理想化的标准进行了评估,洋洋洒洒、逻辑严密,上百页的PPT。


快结束前,访谈了企业聘请的日本顾问。这位日本老先生也带着一摞报告,但告诉我们他的建议只有一句话,希望我们与他一起说服老板:

换掉公司最贵的那台机器。”


他解释说,到公司之后发现公司订单很充足,但从运营层面(质量、成本、交期)略一分析,发现近期质量问题严重,客户投诉和退货层出不穷。因此他很快确定了目标:

在3个月内将质量合格率提高到99.5%以上。


分析之后发现,导致质量问题的最大原因,是这台机器的切片出了问题,导致一个关键零部件质量不稳定,带来了质量事故。遗憾的是切片无法单独更换,因此只有重新投资购买新机器。


这次访谈给我带来很大触动。对于组织诊断而言,问题的质量远远比数量重要。而要找到有质量的问题,找问题的角度就很关键。若想找到至关重要的问题,必须从业务和经营的角度着眼。否则,有可能找到一大堆看似有道理、实则无关紧要的伪问题。


业务和经营挑战,

才是人力资源工作的真正起点。


自1997年出版《人力资源转型》(Human Resource Champions)开始至今,尤里奇基于扎实的研究和咨询实践,以理念引领HR转型,对人力资源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HR转型理念,也经历了一个演化的过程:


HR转型1.0:从关注活动,到关注成果


1996年,《财富》专栏刊出“炸掉你的人力资源部”一文,引起强烈反响。争论者分为两派,但挺HR派明显处于下风,形势岌岌可危。关键时刻,尤里奇站了出来。在对形势一番分析之后,尤里奇找到了突围之法。


通过重新界定问题,尤里奇巧妙地避免了陷入争论的漩涡当中。他指出,是否废除人力资源部门的问题,讨论价值不大;同时,他提出了一个替代问题:

人力资源部门如何才能真正创造价值?


他已经想到了一个让众人折服的答案:

若想创造价值,人力资源部门不应该再关注专业活动本身;

人力资源部不应该关注做了什么,而应该关注产出和成果是什么。


此言一出,语惊四座。事实上,早在1954年,德鲁克就提出了这个理念。德鲁克认为,专业人士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沉湎于专业技巧,而不关注对公司整体成功的贡献,最终落得个自娱自乐的下场。


戴维·尤里奇没有仅仅停留在理念上。在对惠普等优秀企业的研究基础上,尤里奇提出了HR创造价值过程中应当贡献的四种成果:

推动战略执行、

促进组织变革、

提升专业效率、

塑造敬业队伍。


这一四成果/角色模型,影响了几乎所有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转型实践。直到今天,包括宝洁在内的诸多领先企业,依然以四成果/角色模型,作为指导人力资源实践的核心框架。


HR转型2.0:价值是由客户界定的


仅仅关注成果是不够的。德鲁克早就指出,职能部门的最大问题,就是太“热衷于推动他们的套装计划。” 也正是这个原因,职能部门往往带着“官僚”的烙印,被业务部门敬而远之。


另一位管理学大师麦格雷戈(XY理论的提出者)则指出了职能部门与业务部门协作的奥秘所在:

如果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能够有效协作,

那么他们之间只能是一种关系:

专家与客户

任何职能部门所扮演的适当角色,

“都应该是向管理层提供专业协助”。


麦格雷戈进而指出,职能部门向管理者提供专业协助是一个“微妙而复杂”的过程。


“最重要的一点(或许也是最难以理解的一点)在于:‘协助’应当由‘受助者’决定。比如,我们认为某项措施‘为有利于对方’,或是‘有利于整个组织的利益’,然而除非受助者本人也这样认为,否则该措施只能对他产生负面影响,而不可能发挥‘协助’的功效。”


尤里奇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新主张:

价值是由接受者而非提供者决定的。


尤里奇认为,这是人力资源转型的起点:

HR部门要清楚地说明:

谁是接受者,以及

他们将从HR部门的服务中接受到什么。


“对于HR部门而言,最要紧的不是宣布一项政策、公布一项计划,而是要考虑清楚,接受者从这些活动中得到了什么。价值由接受者决定。除非他们认为HR部门的服务创造了价值,否则HR部门的工作就毫无意义。”


HR转型3.0:业务是人力资源工作的起点


但不久之后,尤里奇就发现这可能成了另外一个陷阱。因为很多时候,客户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的是什么。他们往往惯于从问题直接跳到答案。比如,业绩目标没有达成,就让HR组织“执行力”的培训。那些忙着“满足客户需求”的HRBP发现,战略业务伙伴没做成,倒是变成了跑腿的伙计。


要避免这个尴尬的结果,HR必须超越满足客户需求的阶段。作为方法论的专家,HR要能够与业务部门的领导者一起,回到业务和经营当中,将解决业务和经营中的问题,作为人力资源工作的起点。开篇的选择题及随后所举的案例,正是为了说明这一点。


这就是HR成为战略性业务伙伴的三道坎:


从关注活动,到关注成果和贡献。

从以专业为起点,到以客户需求为起点。

从职能和专业视角,到业务和经营视角。


在本书的撰写当中,尤里奇依然遵循了“理念-工具-案例”的实用手法。在提出了“从业务出发”的理念之后,书中提供了具体的四步骤方法,来帮助企业设计人力资源转型方案,最后几章更是介绍了伟创力、辉瑞、英特尔等多家公司的转型案例。


这是尤里奇HR转型系列著作中承前启后的一本,相信本书会为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转型提供有益的帮助。


康至军

HR转型突破中心创始人

《HR转型突破》《事业合伙人》作者



便捷

购买



长按二维码即可快速下单


回复 007 查看全部精彩文章分类列表。



精选最有价值的阅读资源

专业可信赖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