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低油价新观察(3)—低油价对石油消费的影响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欢迎点击国际石油经济关注我们
  国际原油价格自2014年下半年从高位断崖式下跌,至今已有两年。其间低油价几乎是油气界乃至能源界最热门的话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油气公司和油气输出国纷纷称这段时间为难熬的“寒冬”。对此,2016年5月在美国休斯敦举行的第十届油气上游论坛将主题定为“穿越风暴迎接黎明”。学术界也出版了大量相关论文,媒体更有繁多的报道,有许多分析给人以启迪,但由于视角和观点不同,往往让人感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 油价下降并未明显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加速
  一般来说,低油价有利于石油工业下游行业,使其成本降低、利润增加,因而在经济正常的背景下也有利于石油消费国经济的发展。进而可以说,低油价促使石油需求增长,在产量降低导致供应转紧的共同作用下,石油市场迎来新的供需平衡,促使油价上涨,形成油价波动周期。但是,在此次低油价时期,上述现象表现得并不典型,甚至有些“异常”。
  以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近两年来石油产量和消费量的变化为例。2014、2015年经合组织国家石油产量年增率分别为9.13%、4.40%,消费量年增率分别力-1.15%、1.11%,2015年仅为2013年的95%,2016年上半年基本延续该趋势。不仅美欧的石油需求停滞不前,被视为增长支柱的亚洲也出现自2月份以来连续4个月的石油消费量下滑。
  低油价促进了产量上升却未能拉动消费量上升、拉动经济的发展。出现这种“异常”的重要原因在于,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整体仍处于相对低迷的时期,至今仍面临持续下行的强大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已数次下调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预估值,6月份的预估值降至2.4%以下。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经济处于恢复中但仍增长乏力,欧洲、日本等难以走出停滞状态。发展中国家的外资投入减少,许多国家处于经济、,缺乏增长动力。中国曾以高速发展拉动世界(特别是一批资源出口国)经济,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发展速度下降也加重了上述趋势。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持续两年的油价大幅度下降并没有取得促进石油消费国和输入国经济发展的立竿见影的效果。
  令人关注的是,在宏观环境不利的情况下,低油价对下游的利好也可能大打折扣,例如,持续的经济低迷已使2016年上半年亚洲炼油业的产量和利润双双下滑。用油高峰期的高开工率在7月份并没有出现,有的炼厂反而制定了削减产能的计划。如此看来,不仅是上游会发生供需的大规模动荡,下游也需要在低油价下进行结构性调整。
2 低油价对中国的影响
  自本世纪特别是2009年以来,中国的石油公司就出现上游增长乏力、经营效率趋降的情况,产量仅能低速增长(个别年度出现下降),利润和税费占营业额的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低油价的叠加,使得中国石油公司的生产经营难度明显加大。2015年,中国三大国家石油公司的净利润比上年下降了41%~67%。与多数产油国(公司)对低油价的反应类似,2015年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以大大超过年初预计的幅度削减了投资,降幅达32.3%~45.1%。另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数据,2016年1-5月,中国的油气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6.9%,比此前4个月收窄10.6个百分点。
  从原油产量来看,2010-2013、2014、2015年产量年增率分别为2.51%、1.59%、1.51%,在此前低增长的背景下,增速继续有所下降。特别是自2015年4季度以来,增速明显下降,同比增长率由1.5%左右降到0.3%左右。另据中信证券研究部的数据,2016年1至6月中国石油产量同比降低4.1%,其中6月同比减少8.5%。显然,可把2016年初看作中国石油产量由升转降的拐点。这个时期中国原油表观消费量有较大上升(其中有库存增加的因素),致使石油进口表观依存度增加,2015年达到60.6%。在产量减少、油价降低的情况下,与2013年相比,2015年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经营总额、上交税费、利润的降幅分别达33%、17.8%、61%,石油工业陷入空前的困境。但值得庆幸的是,三大国家石油公司仍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其重视持续发展的传统,在削减高成本、低效益生产的同时,保持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保留着对新区新领域的开拓。
  低油价对中国石油下游产业总体有利。首先,加大了进口量并补充了库存,2016年上半年,石油储备采购量同比增加了1倍,库存接近饱满。为支撑陷于亏损的石油国企,国家在成品油国内售价上实行“地板价”,即当国际油价过低时冻结国内成品油的价格联动,2016年上半年4次上调、1次下调成品油价格,结果是成品油价格不降反升,汽油上调了0.34元/升,柴油上调了0.39元/升。尽管如此,下游企业的经营情况仍不理想,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石油炼油板块的经营利润同比下降了35.29%。应该说,中国已出现炼油和石化产业的结构性产能过剩。
  国际油气价格下降为中国石油行业、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创造了比较宽松的条件,有利于供给侧改革。油价下降对石油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影响不同,总体看对上游的负面影响较大。在低油价成为新常态时,中国石油产量中相当部分的成本明显高于进口油价,成为过剩的“落后产能”。这就需要石油企业改变重产量、轻效益的惯性思维,有针对性地提效压产。在目前经济下行、经济结构大幅度调整的背景下,低油价造成的投资和利润大幅萎缩,为石油企业职工的精简带来了困难。更重要的是,低油价的持续将使石油公司的发展战略作出重大调整,倒逼其向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找出路,在国际市场大环境中重新认识发展方向、油气生产的边际成本以及投资和生产效率,这种战略思维的改变未来可以产生巨大的长期效益。
3 低油价对天然气行业的影响
  近年来,国际天然气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大部分LNG的长期合同价格与油价关联,石油价格的大幅持续下降必然影响天然气价格,使部分管输气和LNG的长期合同价格高于现货价格,使各区域的天然气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美国由于油气的生产和消费中心基本重合,且与其他区域的天然气市场有较明显的分割,其管输气价与LNG价格、LNG长期合同价与现货价之间的差别相对较小,可统一用享利中心(HH)价格结算。页岩气的快速发展,使美国天然气市场价格下降很快,HH价格从2006-2008年的7~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下降到2013-2014年的3~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由于油价大幅下降,2015年进一步降至2~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年均2.6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同比下降约40%,2016年更是降至1.9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以油气价格比计,2013年WTI油价为97.99美元/桶时,油气价格比为29∶1;2015年WTI油价为48.71美元/桶时,油气价格比为20∶1。如此之低的气价,刺激了美国的天然气出口。美国能源部已收到58个LNG出口终端的新建、扩建申请,其LNG运输船已在西欧、东亚甚至中东卸货。
  日本LNG现货价由2014年的18~2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下降到2015年初的1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年中又降至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以下。2015年,中国进口LNG到岸均价为7.7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1.99元/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6.8%,而同期中亚进口气到岸价为1.64元/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3.6%。
  LNG的快速发展和价格下降,使得不同地区间的差价趋于缩小,统一的天然气国际市场走向成熟。此次低油价使得亚洲溢价水平下降,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LNG现货价低于长期合同价的现象也倒逼长期合同价格下降、合同条款更加灵活,甚至可以进行修改合同的谈判。
  LNG价格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北美以外LNG生产商的预期,严重打击了其生产积极性,会造成一批拟建的LNG项目推迟。但是,对一些天然气储产量丰富的地区来说,面对成熟的市场,仍有相当的发展动力。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美国LNG出口量2020年将达到700亿立方米,是2016年的19倍,2030年可达到1400亿立方米。埃克森美孚与道达尔对巴布亚新几内亚LNG项目InterOil公司的激烈争夺,是对LNG贸易前景看好的最好的注释。该收购也成为埃克森美孚近4年来最大的一笔公司收购案,开创了该公司整体收购一个独立石油公司的先例。这种戏剧性的争夺有力地说明,现在因低气价而陷入困境的澳大拉西亚(Australasia)地区(巴布亚新几内亚及其南侧大陆架是其一部分)的LNG生产具有良好前景。从中长期和全球角度看,即使气价有所降低,LNG产量也将有相当大的增长。
END
■ 本文节选自《国际石油经济》2016年第8期文章《油价新观察》,作者:张抗、白振瑞。
国际石油经济
公众号ID:gjsyjj
■ 阅读全文,请查阅期刊或登陆石油经济网 http://www.petroecon.com.cn/。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谢谢!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