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龙介专访(一):走上动画评论之路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封面来源:《铁臂阿童木》


欢迎置顶Anitama订阅号~


冰川龙介是日本的自由撰稿人、编辑、动画·特摄研究家。明治大学大学院国际日本学研究科客座教授。本次冰川老师将通过专访,为Anitama读者介绍动画评论的历史变迁、方式方法、意义价值。

——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想请您聊聊自己的经历。您是怎么会走上动画评论这样一条道路的?

冰川 我出生于1958年。1958年出生意味着什么呢?《铁臂阿童木》是1963年1月开播的,而我是58年2月生人。所以《阿童木》开播时,我恰好是四岁将将到五岁的年龄。在日本五岁还没有上小学,我还是学龄前儿童。也就是说,我在还没开始好好认字之前,就先接触到了动画。当然了,实际情况下五岁儿童一定程度上已经能够阅读文字,但我毕竟是在受正式教育前就先看了动画。

《阿童木》名义上算是日本电视动画的起源,当然我们知道其实之前也有别的一些动画作品在电视上放映。但是以现在我们所熟悉的角色故事动画形式回溯来看,这确实就是第一作,而我就是看电视动画的第一代人。58年生人的我巧就巧在,当时年龄比我略长的那代人,他们观看阿童木时已经接受了一定教育,也可能看过《铁臂阿童木》的漫画原作。也就是说比我长三四岁的那代人并不是在一片空白之下接触动画。另一方面,比我更小的孩子们,则是刚出生刚懂事时身边就已经有电视动画理所当然地存在。而我恰好处在这条从无到有的境界线之上。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出生的年份似乎还是挺有一番说道的。

而我这一代人恰逢电视文化在日本逐步取代电影的时期。而在电视文化的发展壮大之中,电视动画也在逐步进化。各种表现手法层出不穷,电视动画开始能够做到更多更复杂的事情。自《阿童木》的1963年起的十年后,1974年出现了《宇宙战舰大和号》。而这十年间除了动画以外,还有特摄如《奥特曼》这样的作品开始涌现。所以对于包括动画和特摄在内的文化而言,这十年是先锋的十年,开创的十年。而这文化发展的十年,和我自身的成长年代恰好同步,这或许是我走上这条道路的最大原因。

新文化的出现,伴随着时代的成长进步。之后的时代也有一些新文化,比如游戏文化,网络文化都催生了类似的效果。而我六七岁的时候,正是逐步形成价值观的阶段。我对于事物的看法,就受到当时播送的动画与特摄作品所传递的思想深度的影响并同步成长。同步成长到74年的《大和号》,当时我是高中二年级。有一个契机就是我查到了动画制作公司的地址。当时也没有什么动画杂志,想找个地址很难找,但最后总算是被我调查研究后摸索到了地方。然后以参观为名强行进入制作现场。当时我毕竟也已经是高中生了,有一定程度的行动自由,初中生的话可能还做不到这一步。当时我和朋友一起在人家公司里参观,学习动画是怎么做的。我深有这一成果是靠自己的双脚所追求来的感触。这也成为我深入动画行业的一个很大的契机。

——不仅限于动画,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也是日本青年人文化高速发展的十年。

冰川 是的。对日本而言,63年到74年这十年是激荡的十年。其中夹有70年的大阪世博会和70年安保斗争。一方面日本人民觉得将来充满希望大有可为,另一方面却也弥漫着对于战争死灰复燃的不安感觉。整个世界中依然存在阶级矛盾,学生们为了打破这一壁垒而出头大闹。他们也正是现在我们称为“团块世代”的一批人。而从各个角度来看,1970年都是一个分水岭。六十年代的日本充满了70年世博会所倡导的科学万岁精神,我们觉得科学发展是很有价值的。但是进入七十年代后,环境公害等问题纷纷显现,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严重情况使得六十年代的势头一下发生了反转。人们开始觉得科学和工业或许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们或许需要去重视人类本身。而这一个反转的时期恰好覆盖了我的成长期。我对于这两种不同的时代氛围都有所体验,这或许也是影响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说来63年的《阿童木》情节便和漫画原作有所区别,对于科学技术有着异常的吹捧。

冰川 《阿童木》能够成为TV动画的第一号作品,也是因为当时的日本虽然尚处于贫困之中,但是已经开始依靠工业技术让汽车和电器产品进入了百姓家庭。而且也在世界上拥有了一席之地,外国人开始认同日本的科技力量。所以这个时期的《阿童木》也会对当时的社会氛围有所体现。所以我们提到和作品评论相关的话题时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作品为何会诞生在那个时代,作品所诉求的内容和作品所在的时代,和文化历史以及动画技术的进步又有着怎样的关联性。我对于这方面一直非常关切,而这种关切在近十年变得尤其强烈。我有一个动机,就是把这些东西给整理清楚。

当然,我并不是说就不可能对动画进行“单独而个别“的评论。但是我们知道,动画制作是非常需要钱的。制作需要花大钱,就代表作品必须要有很多人看,否则商业模式是难以成立的。所以动画中无论如何都会反映当时的流行。我在明治大学的讲课就以流行文化为名,动画是有流行性的,只有在大众文化之中动画才能够成立。动画会反映其所在时代的大众的想法、希望,或者是被压抑的绝望。动画就是一种很容易反映当下气氛的艺术类型。所以我们评论动画时需要结合这一点去进行分析和解剖,否则光是描述“某作者以某个题材制作了某个故事”的话,是不可能概括全面的,会有很多角度难以覆盖。当然,反映当下气氛这一点同样也会发生在小说和漫画之中,但是动画中这一特质尤其明显。这也是因为动画是由集体创作而成的,这和其他的艺术有着很大的区别。动画媒体的深奥之处在于并不依靠某人的独自判断而成。监督需要去控制众多创作者们的思想并糅合到一部作品之中。这其中必然也会出现很多矛盾之处,但就连这矛盾也是动画的魅力之一。

然后还有一点就是,从1983年到2001年左右我一直在IT企业工作。所以我一直很关切“依靠技术才能够成就的艺术形式“。很简单,如果没有机械和电气这些文明利器,那动画形式是不成立的。绘画和小说不一样,哪怕明天电气和机械全都毁灭,也可以勉强生存。受到影响的不过是生产和传播的便利性,没有画材无所谓,就像原始人那样刻到石头上呗。不过就是回归到几万年前祖先们所做过的事情。但是动画不一样,动画和技术进步是不可分割的。动画的成立需要依托于技术,而技术的影响则会直接渗入作品的内涵之中。但是不知为啥,大家都很容易忽视这一点。就好像大家读小说时并不会去考虑印刷技术,绝大部分的动画观众并不会在意动画的制作方法。但我对此是抱有很强的疑问的,这样脱离技术的评论真的没问题吗?技术的变化会直接反映在作品内容中,导致作品内容发生变化,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实际上,内容和表现手法就是以这种形式相互连接。如果想评论内容,必然不可能避过表现手法。所以我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能够针对动画评论确立一套这样的方法论。

(未完待续)


精彩内容推荐(请点击以下图片):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