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法律制裁不了你,那就让我亲手解决你!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未成年人杀了人该怎么判刑?我国的法律里是这样写的:


“如果十四周岁以下的儿童犯杀人罪,依法不能给予刑事处罚,应责令家长严加管教,必要时,由政府收容教养。”


多么低的犯罪成本,我们愿意相信人性本善,也相信每个孩子降生之初都是可爱的小天使。可是被害人又何其无辜,要承受被剥夺生命的悲剧。当法律也无法还受害人和家属一个公道的时候,人们会无比向往武侠世界里的快意恩仇。以暴制暴,以战止战,如果这个世界本来就伪善不堪,那不如就让它彻底回归黑暗。


今天我们就要讲一个腹黑女王,亲手为自己无辜死去的女儿向两个学生凶手展开报复的故事。影片的类型定为惊悚片,但看完你会发现,一点都不惊悚。相反电影的各种慢镜头拍得美极了,表面的柔和美好里面裹挟的却是层层利刃,刀刀戳中观众的心。

影片叫做《告白》,一开始,画面里是一个喧闹的班级,女老师在讲台上说着话,而学生们喝着牛奶肆意玩闹,化妆涂指甲,殴打同学,完全不把老师当回事。老师也完全不在意,她月底就要辞职了。
这是她最后一次对学生们的告白(陈述),她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她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叫做爱美,可是女儿生下来就没有被爸爸抱过,,女老师和丈夫在选择了生孩子不结婚。生下孩子之后,丈夫也要和孩子隔离,所以女老师实际上就是一个单亲妈妈。
女儿很可爱,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女老师上班的时候会托住在学校隔壁的人家照顾女儿,放学了再接回去,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着。
可是万万没想到,有一天女儿突然溺水而亡,警方鉴定说是意外落水,女老师一开始也相信了。女儿没了,女老师感觉人生也了无生趣。
但是照顾女儿的老奶奶把女儿生前留在家里的物品还给女老师时,女老师发现了一件让她震惊的东西,一个钱包。这个钱包女老师在和女儿逛超市的时候看见过,女儿央求着要,女老师并没有给她买。那么这个钱包怎么会出现?

这个钱包不是普通的钱包,里面有一个小小的电机。

老师把怀疑对象锁定在了学生A和学生B身上。

而女老师推测,女儿根本不是被电击晕而死,而是被电晕扔到水池里溺水而死。学生A很懂电机,曾经拿着自制的电机钱包去捉弄过老师,而学生B在超市里目睹了老师不给女儿买钱包的一幕。


女老师亲口问了两个学生,两人对此供认不讳。

并且,学生A毫无悔意,在女老师面前大谈杀死爱美的过程,洋洋得意。

学生B的母亲极力维护自己的儿子,说儿子是受人蛊惑才犯下错误。


这个时候怎么办,报警?他们是未成年人,不会被判刑。

而无辜的爱美呢,就这么白白的死了吗?


女老师说,你们刚刚喝了牛奶是吧?我往A和B的牛奶里都添加了爱美爸爸的血液,,你们自求多福吧。A和B吓傻了!

之后女老师就辞职了,再也没在班级里露面过。全剧终!


才怪!女老师的暗黑复仇计划才刚刚开始!


全班都知道谁是杀人凶手了,于是开始凌辱欺压学生A,打他,逼他和女班长亲嘴,扔他的书包,校园霸凌愈演愈烈。,吓得疯了休学在家,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来证明自己还活着。

新来的班主任受了女老师的嘱托,常常来学生B的家里给他“爱的鼓励”,实际上带来更大的精神打击,渐渐摧毁了B的神经,也渐渐把B的母亲折磨的疯癫。这时候B才终于承认,原来爱美被击晕之后已经醒了,是B把她丢进了水池淹死。

最终B彻底疯了,杀掉了母亲,终于获罪被捕。

而A在女班长的帮助下渐渐摆脱了班里学生的欺压,也去医院检查了并没有感染艾滋,只不过是女老师在吓唬他而已。A与女班长的来往越来越密集,甚至还谈起了恋爱。

可惜在恋母情结深重的A眼里,什么都是不重要的。A的母亲是一位高智商的电机学家,嫁给了平凡的父亲在家相夫教子,可是她慢慢开始憎恨这种平庸的生活,时不时虐待毒打年幼的A,甚至后悔生下了他。

终于父母离了婚,母亲不要他,离开了这个家,头也不回地走了,童年的A追出去,望着母亲离去的背影,伙伴们都在无忧无虑地玩耍,只有他,心里的什么东西突然碎了。

从此A开始虐杀动物,并且制造了一颗炸弹想要炸了学校来博取母亲的注意,可怜女班长最懂他,最可怜他,一语道出了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却被他残忍虐杀。在他眼里,只有他母亲是重要的,其他人都是蝼蚁,连他自己也是。

A决定在演讲之后通过自己的手机控制炸弹,与学校的一切同归于尽,却不想按完了完全没反应。


这时候女老师的电话打进来了,原来女老师通过A的网站知道了他的一切行动,早已把炸弹送到了A母亲的办公室。只要A按下开关,他母亲就会灰飞烟灭。

得知一切的A痛不欲生,他唯一在乎的人被他亲手杀死了,他唯一活着的目的也没有了。

女老师这时候走过来一把揪住A的头发,说今天是你重生的第一步。

最后的一幕是女老师流着眼泪说:开玩笑的。


因为A最爱说的口头禅就是:开玩笑的。女老师说他会重生也是开玩笑的,A让女老师失去了女儿,所以女老师也让A失去了母亲,没有什么温良感化,你给我的痛苦我加倍奉还。从此你就要和我一样,毫无意义毫无希望地活着。


全剧终。


一部腹黑女王的复仇之路看得人心里既痛快又悲凉,整个电影调色也极为灰暗,有一种压抑的无力感,最后也没有一个人得了善终。武侠小说里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如果最先犯下过错的人不懂得忏悔,如果被伤害过的人不停止报复,那真的就是一个永不止境恶的循环。


比方说我们为什么讨厌日本人,因为日本人给亚洲这么多国家的人民造成了伤害,却歪曲历史,拒不认错,。


而德国,,德国向全世界发表“赎罪书”,德国总理在波兰华沙自发向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跪,、赎罪。


1970年12月7日,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突然双腿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1971年12月20日,勃兰特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去年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日本时,日本最大民主党代表冈田克还在会谈中说:日本与中、韩等邻国的和解尚未达成,希望了解德国战后是怎么与邻国达成和解的。默克尔说:虽然完全解决历史问题不大可能,“但必须始终正视过去”。而冈田却说:“加害者想早点忘记过去,但受害者不会轻易忘记。”


简直就是强盗逻辑,自己犯下的过错不承认不反省,一天到晚想着让受害者忘记过去,担心受害者加以报复。这样的人,你指望他会忏悔?你指望他会回头是岸吗?就像片中的学生A,已经人格扭曲,杀了人丝毫没有悔意,视人命如草芥,在他眼中只有他母亲的命是有价值的。这样的人,如果不让他感受到真实的切肤之痛,不让他也失去他最珍视的东西,他会觉悟吗?不会,根本不会。


可是我们说过了人性本善,悲剧发生了已成事实无法更改,而有的悲剧是早有苗头,可以避免的。


比如学生A的父母亲在他童年时期能多给他一些爱,学生B的母亲能放弃溺爱给他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如果周遭的同学能团结友爱,如果老师和学校能多给学生一些关心,这一切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了呢?


我觉得一部好电影,不在于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而是希望你能从中看到如何能避免悲剧的道理。一切皆有因果,在学生A虐杀动物的时候一切早已有迹可循埋下伏笔,他的心理早已出现问题,问题就在于他没有得到足够的母爱,而他和他周围的人并没有在意,学生A更是避重就轻,把愤怒委屈转嫁泄愤在了小动物身上。


心理学上说,人生会经历两个叛逆期,第一个出现在1~2岁的时候,我们称之为第一叛逆期,这是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时候。第二个叛逆期出现在12~18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将心内的不满转为直接地对抗,多表现为叛逆和不顺从。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除了早恋问题外,还有叛逆,迷茫,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形的时期。我们大多数人也都从青春期走过,深深理解那种茫然无措希望得到别人关注,但却始终一副我看不起全世界的中二死傲娇模样。


在此我特别希望在学校里增设一门心理学课程,了解自己也了解别人,学校里不应该只教知识,更应该是培养高情商、高智商人才的地方。就算他成不了栋梁之才,也不要让他成为危害社会的人渣。


多给他人一些爱与关怀,毕竟,如果有的选择,这个世界上,有谁不希望岁月静好?有谁不希望被人温柔以待呢?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